大家好,我是保险买手,一个平平无奇的社保小灵通
。
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,「保险」成了今年“两会”的热门话题。
医疗保险、养老保险、长期护理保险……,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里,保险被提到了14次之多。
这说明,国家越来越重视国民的基本保障。
接下来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,“保险”都迎来了哪些变化。
综合考虑2020年消费物价指数以及经济增速影响,2021年养老金上调幅度将在3%-5%之间。不管涨多少吧,养老金连年上涨是一件好事,到手的退休金更多了。可随着出生率破警戒线、人口老龄化加速,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正在逐年降低。参考国际通用的养老保险体系,只有多元化的养老体系,才能支撑我们老年的生活质量。另外,企业年金最大的问题在于,退休后的年金一旦支付完毕,就不会再有额外的待遇了。比如我60岁退休,如果我在70岁时领完了企业年金,后面就不会再给我发了,这样就无法满足后续养老的需求。为了推进养老第三支柱发展,国家从2018年5月开始,就在上海、福建等地进行了试点。所以保险买手觉得,如果我们想“享受”高质量的养老生活,除了养老金,最好再补充一份商业养老保险。其次,居民医保费用涨了40元,涨到了320元/人。当然,这只是国家的基本标准,不同地区的缴费标准是不同的。其实,我们只看到了居民医保涨价,却忽略了国家每年也增加了很多补贴。这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也上涨了30元,涨到580元/人。光在2020年,就有119种药品平均降价50.64%,预计在2021年为患者减负280亿元。另外,因为现在人口流动性比较大,国家也要逐步解决异地就医的问题。这次“两会”里,总理就提到要“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、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”。以前,很多去外地帮子女带小孩的老人、常驻异地工作的上班族。要是在外地生病了,只能先就医再拿着发票回老家报销。但从今年2月1日开始,已经有27 个省市支持门诊费用跨省结算了,比如: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重庆、四川、云南、 山西、湖北、海南、新疆等。这些地区的参保人,如果提前办理好异地就医备案手续,在省外看普通门诊时,就可以刷医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直接结算。其他省市的朋友也别急,应该都会在12月底前经国家医保局验收后试运行。不过,异地门诊结算并不是针对所有人,而是针对以下5类特定的人群:异地安置退休人员:指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;异地长期居住人员:指在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有关规定的人员;常驻异地工作人员:指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参保地有关规定的人员;其他人员:指符合参保地规定的异地门诊就医及药店购药人员。
所以,像医保这样,不限制身体健康状况、缴费低、保障不断升级、既往症也给报销的医疗险。总之,为了居民生活稳定,促进经济发展,国家真的是操碎了心。但毕竟中国人口太多,国家能解决的,可能只是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。如果想拥有更好的老年生活、更好的医疗条件,我们自己也得努力,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。想咨询保险配置问题的,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,找我们专业的保险规划师~原创文章,作者:insurance_master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getaffordablehealthinsurance.net/3462.html